在蔚蓝的天空下,一排排光伏板如波浪般起伏,与下方波光粼粼的鱼塘相映成趣——这是青岛市城阳区北岸城晖150MW渔光互补项目的生动场景。作为山东省2024年重点市场化并网项目,该项目不仅承载着清洁能源发展的使命,更成为交行青岛分行践行绿色金融、服务国家“双碳”战略的典范。
绿色金融赋能,破解项目融资难题
据了解,渔光互补项目具有“前期投入大、回收周期长”的特点,资金压力成为制约项目快速推进的关键因素。交行青岛分行主动担当,深入对接企业需求,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为项目提供5.5亿元专项贷款支持,以金融活水精准滴灌新能源产业。
针对项目用地性质复合、收益模式创新等融资难点,交行青岛分行构建了专业化服务体系,组建总分行联动的专项服务团队,创新“合规底线+特色容缺”双轨评审机制,开辟新能源项目绿色审批通道,将审批周期压缩30个工作日。通过建立“全周期风控+特色化授信”标准化模板,为同类项目打造了可推广的金融服务范式,有效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为项目按期并网提供了坚实保障。
社会责任践行,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据项目负责人介绍,该“渔光互补”工程通过立体开发模式实现多重效益:光伏矩阵在满足养殖光照需求的同时,使单位土地利用率提升200%;一期100MW项目建成后,年均发电量达1.88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14.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7.9万吨,减少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排放超800吨。
交行青岛分行以金融力量推动绿色能源发展,彰显了国有大行服务国家战略的责任担当。
乡村振兴融合,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
在城阳区上马街道,光伏板下的鱼塘不仅实现了清洁发电,还带动了当地渔业转型升级,其创新的“光伏+渔业+旅游”三位一体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产业融合样本。于此,交行青岛分行的资金支持不仅助力新能源产业发展,更促进了当地就业和农民增收,成为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项目通过土地租用、产业联动等方式,为当地经济注入了可持续的发展动能。
据悉,该项目的生态效益已初步显现,2000亩低效水域实现价值重构,带动周边5个村庄发展光伏运维、生态旅游等配套产业,预计年均为农户增收超80万元。这种将绿色金融与民生改善深度绑定的模式,切实提升了乡村振兴的获得感。
未来展望:持续深耕绿色金融赛道
随着首笔信贷资金到位,这个融合“水下养殖、水上发电、生态旅游”的绿色能源示范项目正式启动,标志着交行青岛分行在清洁能源与现代农业融合领域实现标杆性突破。
对此,交行青岛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合作为新起点,将继续深化“绿色信贷+碳金融”工具组合,重点布局“农光互补”“海上风电+”等特色场景,持续完善绿色金融产品矩阵。通过构建多维度生态价值实现机制,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谱写金融服务“双碳”战略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