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中国银行青岛市分行(以下简称“青岛中行”)聚焦做好“五篇大文章”,找准金融支持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着力点,支持新产业、新模式的活力竞相迸发,助力岛城企业在新的赛道领域形成竞争优势,让新质生产力在青岛这片科技创新沃土结出硕果。
产品创新:“钻地龙”实现“青岛造”
以“新”应“变”,化“变”为“增”,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青岛中行聚焦创新所需、金融之能,不断提升科技金融综合服务供给水平,实现科技金融授信业务持续增长。
预热、引弧声响起,焊枪在设备上缓缓移动……在中船重工(青岛)轨道交通有限公司装备车间内,工人们正在焊接、组装地铁掘进设备“贯龙号”。与传统的掘进设备不同,“贯龙号”是我国第一台针对沿海特殊地质研发的隧道掘进机,可实现隧道开挖、出渣、支护等连续作业,有效降低传统爆破带来的噪音和施工粉尘,已经成功应用到青岛多条地铁工程建设项目之中。
科技创新,金融赋能。为了支持“钻地龙”实现“青岛造”,青岛中行以金融助企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优化授信政策、提高服务质效、加强资源配置,针对企业科技创新研发需求,为企业核定3亿元授信总量,打通金融服务新脉络,重点扶持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技术突破,推动科技和产业发展由“跟随者”向“引领者”转变,牢牢掌握发展的主动权。“以往的硬岩隧道掘进机全部依靠国外进口,我们在设备研发上投入了很大的精力,目前设备已经完全实现了自主化,许多高新技术的应用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中船重工(青岛)轨道交通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
金融活水浇灌金融之花,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向“新”力,近三年来,青岛中行科技金融贷款累计新增超190亿元,增幅达232%。截至今年9月末,科技金融贷款余额超270亿元,当年新增超110亿元,充分满足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需求,科技金融信贷规模持续扩大,为提升青岛乃至山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注入新的中行动力。
产业革新:“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低空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形态,涵盖了众多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方向。随着科技创新步伐不断加快,及时的资金支持正为低空经济科创企业发展带来充沛的金融动能,将科技创新成果转换成现实生产力,把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打得更稳更牢。
远程预警、精准定位、全程跟踪、全时职守、自动处置……由青岛中科防务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低空立体安防体系正全力保障某大型活动低空安全。作为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自身拥有多项专利技术,光雷电联动1秒钟识别并控制黑飞无人机技术在反制无人机行业领域达领先水平。由于低空设备更新迭代速度极快,对企业科技研发、技术更新、设备测试以及推广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科技创新不可能一蹴而就。在中科防务加快推进技术升级过程中,青岛中行充分考虑科技型企业资金研发投入大、提款速度快、要求高的特点,发挥中银信贷工厂优势,分层分类精准施策,针对企业实际,通过“惠如愿·专精特新贷”,为企业提供500万元纯信用贷款,加速科研成果加速转化。通过满足科技金融差异化需求,抓好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在新的领域形成竞争优势,全力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今年以来,青岛中行信贷工厂支持专精特新企业新增近200家,贷款金额较年初新增近9亿元,加速推动科技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把普惠金融实实在在的好处“惠”到实处,着力提升普惠贷款增量扩面、提质增效,打通金融惠企利民的“最后一公里”。
助力新产业,激发新动能。下一步,青岛中行将发挥好集团全球化优势和综合化特色,聚焦社会场景、科技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等呈现的新需求、新趋势、新特征,因地制宜主动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助力打通岛城科技成果转化的全链条,推进产业创新与金融助力深度融合,助推新质生产力成果竞相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