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专栏Self-regulation

银行业支持高技术产业发展面临“四难”

2023-06-14

青岛银保监局  刘金文 

近几年青岛高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四新”经济增长的重要动能。辖区银行机构聚焦高技术产业融资需求,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但仍面临融资、准入、风控、化险等方面的难题,金融供给与高技术产业发展需求还有差距,金融服务质效仍需进一步提升。

一、主要情况

(一)高技术产业成为引领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今年一季度,青岛高技术产业加快增长,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6.2%,高于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1.4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11.7%,有力支持全市工业经济增长。投资方面,高技术制造业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分别增长76.9%和32.2%,高于全部投资增速26和70.7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比重分别达到41.7%和9.4%,占比分别提高8.2和3.7个百分点。利用外资方面,高技术产业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508%,占总量的38.9%,占比较去年同期提高33个百分点。

(二)高技术产业金融服务持续改善。一是信贷投放增长快。银行机构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专精特新”等领域企业为重点,积极做大高技术产业融资规模,截至5月末,辖区高技术产业贷款余额879亿元,较年初增加76亿元,同比增长32.6%,快于贷款平均增速20.5个百分点,重点支持了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医疗制造、航空航天器和设备制造、专业技术服务等企业及上下游产业集群。二是完善差异化服务。通过成立高新科技支行、科技金融特色支行,组建专属团队,提升金融服务专业性;对纳入重点客户名单的高技术企业,在客户分类、项目准入等加大授权;放宽信用方式和用信条件,开辟绿色审批通道,提高业务便捷度;在 KPI 考核中加入高技术产业和科技创新贷款指标,配置专项财务资源。三是加强服务创新,推出“高企信用贷”“专精特新信用贷”等特色产品,落地“投贷联动”、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业务,提高融资覆盖面。

二、面临的困难

(一)融资匹配难。缺乏有效担保措施是高技术企业融资无法绕开的困境。商业银行供给的主要融资产品一般要求具有第二还款来源等风险缓释措施,而“轻资产”的高技术企业往往“有形硬资产”担保不足。虽然高技术企业贷款增长较快,但目前信用贷款占比不足两成。在期限上,传统信贷模式多以企业的经营现状提供短期流动资金贷款,部分银行推出的高技术企业贷款最高额度控制在3000万元甚至1000万元以内,期限一般不超过1年,对于研发投入高、周期长、资金回笼慢的成长期企业,难以满足全生命周期的融资需求。

(二)准入评估难。高技术企业涉及人工智能、电子信息、互联网、生物技术等新兴行业,从事的项目和业务种类繁多、专业性强,其自身科技属性形成的技术鸿沟,放大了银行融资的信息不对称风险。大多银行对高技术企业评价基本沿用原来对传统企业的评价框架,重视资产、负债、收入、成本、利润、现金流等财务指标,注重从企业历史报表数据中判断未来发展趋势,对高技术企业所在行业政策、前沿科技、核心技术和发展趋势“看不懂、弄不明”,导致高技术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及人才情况难以量化和评价。

(三)风险把控难。与传统企业相比,高技术企业呈现明显的“三高两重一轻(即高投入、高成长、高风险、重技术、重人才、轻资产)”特点。特别是初创期、成长期企业,科研能力、经营能力、市场接受度存在不确定性,部分技术可能因后续资金、市场认可度等原因难以市场化,投入无法转换为收入,将直接影响贷款回收。高技术更新速度快,存续状态不稳定,在某机构调查的150家高技术企业中,企业平均存续时间集中于2.5至3.8年,再加上美国对我国高科技领域制裁打压等影响,部分行业企业经营不确定性上升,加大了风险管控难度。

(四)风险缓释难。产业扶持政策力度不够,特别是在全球经济下行、需求不稳的环境下,部分高技术企业投资能力和信心不足,亟待强化政策帮扶。风险补偿机制尚不完善,缺少专门针对高技术企业的风险补偿政策和制度,难以发挥有效的缓释作用。引导资金支持力度不够,对于基础零部件、基础材料等缺乏规模性、成长空间的企业,政府引导带动融资等方面还需要加强。政银企协同机制有待完善,项目信息披露不充分,银行获得信息渠道不畅,影响了融资对接。

三、相关建议

(一)拓展融资担保方式。建议引导银行机构创新高技术企业信用评级和信用增级方式,争取总行政策倾斜和授权,在评价企业成长价值时,尝试将企业置于产业链条中,以产业链为纽带构建供应链担保融资模式,以大数据为依托构建信用担保方式,缓解企业因规模小、担保不足、缺乏抵押物而造成的融资难问题。结合政府增信措施,增加担保种类,拓展适合高技术企业的融资担保方式,降低融资门槛,努力加大信用贷、首贷投放力度。

(二)优化信贷评价体系。引导银行机构转变以企业过去及现在经营情况为标准的风控理念,以“看资产更看发展”“看今天更看未来”的眼光筛选客户。创新对高技术企业的评价体系,建立与高技术企业特征及信贷需求和股权投资长期性、波动性、成长性相匹配的专属信贷标准,避免纯粹以白名单为单一依据或一刀切式核定授信额度的简单准入方式。探索完善对高技术企业知识产权、人才等的评估方式,丰富和完善综合授信评价体系。

(三)健全融资服务模式。针对科创企业风险把控难的状况,一方面,引导银行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强与理财子公司、外部投资机构合作,发挥自身经营优势,深入探索投贷联动模式,运用“股权”+“债权”等融资方式,通过跟投、跟贷等协同支持高技术企业,提升对高技术企业的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另一方面,以青岛获批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为契机,加快推进高技术企业专利、知识产权的线上认定、价值评估和质押登记,大力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四)完善配套支持政策。建议进一步完善包括产业规划、财税金融、风险缓释在内的支持高技术产业发展一揽子扶持政策,优化行业发展环境。通过设立高技术企业扶持基金、产业引导基金等,健全风险补偿机制。针对高技术企业制定专门的贴息政策,提高贴息比例,降低高技术企业融资成本。整合各类政府部门所掌握的高技术产业数据,搭建高技术产业投融资公共服务平台,加强数据共享,减少因信息不对称引发的授信风险。创新搭建保险公司、担保公司、商业银行共担风险的业务模式,进一步优化风险共担机制,增加风险缓释。